50000LPE塑料儲罐(蝕刻藥水)使用注意事項如下:
材質與結構適配性
儲罐需采用進口全新PE料(聚乙烯),確保無毒無味、耐酸堿(如鹽酸、硫酸等蝕刻藥水成分),并具備良好的耐環境應力開裂和耐撕裂強度。
若儲罐用于盛裝高濃度蝕刻液(如硫酸濃度超過28%),需選用特級產品并加裝補強套,防止罐體變形或溶解。
結構要求
儲罐應為無焊縫、整體一次成型的滾塑工藝產品,避免因焊接缺陷導致泄漏。
配套管件(如閥門、管道)需采用耐酸材質(如聚四氟乙烯PTFE),法蘭端面應放置柔性墊片密封,防止蝕刻液腐蝕。
操作規范
注液與潤洗
shouci投料:先注入少量清水潤洗罐體,確認無泄漏后,再分階段加注蝕刻液至工作液位。
日常運行:嚴格控制蝕刻液濃度和溫度。例如,酸性氯化銅蝕刻液需通過補加鹽酸、空氣或氧化劑(如氯酸鈉、雙氧水)維持反應連續性,同時避免溫度過高導致PE罐體軟化。
裝卸料設計
采用底部進料、頂部排氣設計,通過減壓閥將操作壓力穩定在常壓(1個大氣壓)以下,防止罐體膨脹或塌陷。
裝運管道接口宜采用鋼襯塑雙活套法蘭連接,法蘭端面保持光潔無劃痕,每月進行螺栓緊固操作(交叉對稱緊固至規定扭矩)。
酸霧控制
蝕刻液揮發性強,需密閉操作并安裝酸霧凈化系統(如風機、酸霧凈化器、風道),將酸霧排出室外處理。
可在蝕刻液中加入酸霧抑制劑,減少揮發產生的有毒氣體。
安全防護
個人防護裝備(PPE)
操作人員需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、橡膠耐酸堿服、橡膠耐酸堿手套,防止蝕刻液接觸皮膚或吸入蒸氣。
現場配備應急噴淋裝置和洗眼器,儲水箱需定期更新軟化防銹水,確保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沖洗。
泄漏應急處理
儲罐周圍設置圍堰(容積不小于儲罐最大容量的110%),材質需耐酸腐蝕(如玻璃鋼或耐酸磚)。
配備中和劑(如tanqinsuanna)、吸附材料(如砂土)及泄漏收集裝置,定期組織應急演練,確保泄漏時能快速響應。
防火防爆措施
儲罐遠離易燃可燃物,防止蝕刻液蒸氣泄漏引發火災或爆炸。
儲存場所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,實時監測氯化氫等氣體濃度(最高允許濃度≤7.5mg/m3)。
環境控制
儲罐應放置在通風良好、陰涼處,避免陽光直射導致溫度升高(建議溫度范圍:-10℃至40℃)。
高溫環境下可采用水噴淋降溫,寒冷環境下包裹保溫材料(如巖棉),防止罐體變脆。
環境濕度過高時,每天清晨用油水分離布擦拭設備主體,防止結露腐蝕(尤其是螺栓組與基座連接處)。
秋冬季架設阻隔型防雨篷,篷布距離罐頂≥50cm,確保空氣對流。
維護與檢測
定期檢查
每周用pH試紙檢測罐壁附著液酸堿度,若發現PE層異常需立即檢修。
每季度使用液位追蹤計校對儲液量,數據差額超過3%時閉鎖進料裝置。
長期停用時,用清水反復沖洗儲罐至中性,并保持通風干燥,防止殘留酸霧腐蝕法蘭密封面。
配套聚四氟乙烯墊片每兩年強制更換,螺栓緊固采用對角線漸進式擰緊法。
特殊場景處理
蝕刻液需用純水或蒸餾水配制,避免雜質影響蝕刻效果。例如,酸性氯化銅蝕刻液需控制銅離子濃度在120-150g/L,氯離子濃度在180-220g/L。
蝕刻過程中需根據反應情況補加氧化劑(如雙氧水),但補加量需嚴格控制,避免過量導致罐體腐蝕。
廢液處理
蝕刻廢液需通過中和、沉淀、過濾等工藝處理,達標后排放。嚴禁直接傾倒,防止環境污染。